懶人包現象,速成心理解讀

Caillou Huang
Jun 3, 2021

--

懶人包現象

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現,懶人包充斥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呢?從教科書把高中三年濃縮成一本美其名大補帖,實則是懶人包。比起知識密度高的長篇文章,人們逐漸傾向於表格化、梳理後的表格與內容。這其實就是典型的速成心理的生活體現,即,「期待用最小的付出獲得最大的回報。」

懶人包的蓬勃發展,或許可以從 PPT 看出端倪。重大事件發生時,完整事件的來龍去脈、因果關係、時間軸,都有鄉民整理好。以至後續衍生出記者習慣性以懶人包將新聞發出。即便客觀陳述事實,主觀意識也可能藏在訊息中,甚至讀者被動獲取資訊過久後,如果沒有下一個懶人包,是否就失去個體思考與獲取資訊的能力?

現代人的生活比過去更緊湊,訊息接收量也日漸增加,在時間不會變多的前提下,追求「效率化」看似是無可厚非的經濟決策。但是,背後隱藏的事實、關鍵、要素…等等,是否有跟上時代的腳步呢?

三分鐘影片與電影

前幾年,YouTube 的熱潮讓各類創作者遍地開花,當時有一類創作者,將電影重製並配上解讀,不僅成功收獲一大票觀眾,更引起各界討論。然而當時不只惹來了片商的抗議,更挑戰對著作權的爭議。

如今,抖音近兩年的崛起,這類創作者,又是對閱聽者一波掃蕩。一部平均兩小時左右的電影,在 YouTube 是製作成平均十到十五分鐘左右的解說,而現在硬是縮短到三到五分鐘。當各大串流平台,如 Netflix、HBO、BiliBili、愛奇藝…等等,透過獨家片單、搶先更新的手段佈局多年為提高用戶上線時間,同時我們卻可以注意到大部分閱聽者越來越「愛」三分鐘的解說。

其實,原因很簡單。當今天用戶有一個 Friday Night 的時間,盲選並看完一部電影的時間起跳是兩個小時,更何況還是在無法確定好不好看的情況下。所以很有可能兩小時後,會心滿意足的走出來也有會可能碎唸著浪費時間。

這時候就是三分鐘電影解說發光的時候了。也許你會問:「那我不就看完解說再去看電影就好了」,但你也可以想想,有多少部電影是你看過解說後又去看的呢? 創作本身就是個很微妙的題材,要能過被注意到的內容,無非就是內容本身價值高。然而價值高在這個例子中,基本上已經把內容本身的精華都傳遞了,也就是所謂的「暴雷」。

簡單來說,三分鐘說電影也是一個追求效率的行為,半個小時可能可以看完十部電影解說。但是,電影本身所追求的獨特價值,並非讓每個人都有相同感受,共鳴一致而在每個人埋下的記憶點卻是不同的,這才是文化的主觀判讀與價值意涵。

書摘、有聲書與「書」

再來一個經典的案例,讀書本身就是一個需要耗費大量心力與時間的行為。然後從書皮、推薦序、作者自序、摘要,我們無從判斷這本書是否有足夠吸引力與質的好壞。對一週一書、一月一書的讀者來說,花掉時間後,從頭看到尾才會知道這本書的好壞。我的經驗是,我在誠品看到一本書我有興趣,若有時間我能佇足讀完第一章或是前一百頁來決定要不要購買。然而,購買後到我看完的這一週,我必須要一週後才能主觀判定這本書的好壞。

如果今天有一個幫我製作書單、寫書摘的角色,雖然可能會失去逛書店、選書的消費體驗,但是會讓我「非常有效率」的獲得知識。這個角色的存在就是幫我分擔了沉沒成本的風險。

現象觀察解讀

效率經濟

效率經濟在三分鐘電影解說與書本的舉例中,已經白話的解釋過了。效率的體現就是在花「兩個小時」或「三分鐘」,以及「一周」或「十五分鐘」,製作梳理內容的創作者之所以能夠吸引到閱聽者喜愛,無非就是以效率為前提的思考模式。另外想到一個例子,Podcast。之所以去年能夠成為台灣 Podcast 元年,除了創作條件的優化、創作者爆發、外在環境,更有一點是「聽眾想要在短時間獲得長時間培養的知識」。科技島讀每週 30 分鐘一集的 Podcast 的內容都是創作者需要花多年培養 Domain Know-How、產業趨勢、分析能力,才能夠濃縮成 30 分鐘的精華讓聽眾「短時間且極度有效率」的獲得知識。

FOMO — Fear of Missing Out

隨著每天的資訊量越來越龐大,錯失恐懼症也助長了懶人包現象。當人人都可以發表意見時,就需要足夠的知識與常識讓個人意見有辦法被聽見。很多時候,為了可以跟上話題,保持在趨勢上,在每天時間有限的限制下,更高效率的獲得更多知識就成了唯一解藥了。

結語

以我的觀點,我並不會評斷專注在少數知識或是選擇懶人包,畢竟懶人包也可能是深入研究的契機。更重要的是保持中立對知識有辨識能力,且有主觀思維。

最後,若你也有這樣的觀察與感受,歡迎分享你的想法☺

--

--

Caillou Huang

Current 為台商賣命,Used to 為外商賣肝。目標成為『一個厲害的普通人』。不是咖啡成癮,是咖啡因成癮